微手册

学习诗句:"愿将黄鹤翅,一借飞云空"

2022-10-13阅次:30

“愿将黄鹤翅,一借飞云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推进“一国两制”在香港的成功实践是这一历史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坚信,有伟大祖国的坚定支持,有“一国两制”方针的坚实保障,在实现我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香港一定能够创造更大辉煌,一定能够同祖国人民一道共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荣光!

——2022年7月1日,习近平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讲话

出处:

岳岳冠盖彦,英英文字雄。

琼音独听时,尘韵固不同。

春云生纸上,秋涛起胸中。

时吟五君咏,再举七子风。

何幸松桂侣,见知勤苦功。

愿将黄鹤翅,一借飞云空。

——[唐]孟郊《上包祭酒》

解读:

孟郊,中唐时期著名诗人,曾两试进士不第,46岁时才中进士。贞元二年(786年),孟郊到长安应举,作诗《上包祭酒》,干谒当时主持礼部贡举的国子监祭酒包佶,希望得到对方的赏识,给予自己一个施展抱负的机会。

《上包祭酒》是一首五言古诗。作者首先以“冠盖彦”和“文字雄”,赞扬包佶的德行才学。接着用“琼音独听时,尘韵固不同”,称赞包佶的诗歌庸音杂体不能相比,有金声玉振之美。“春云生纸上,秋涛起胸中”,是对包佶才思泉涌的赞美。“时吟五君咏,再举七子风”,以“竹林七贤”中的五君和“建安七子”再次高度评价包佶的诗歌成就。最后一句自陈心愿:“愿将黄鹤翅,一借飞云空。”黄鹤:传说中仙人所乘的一种鹤。意思是说,我希望借黄鹤的一双翅膀直飞云天,翱翔万里。

贞元八年(792年),包佶因病去世,孟郊专门作挽诗《哭秘书包大监》,诗中说:“文字未改素,声容忽归玄。始知知音稀,千载一绝弦。”

2022年7月1日上午,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在香港会展中心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香港同胞从未缺席。当前,香港正处在从由乱到治走向由治及兴的新阶段,未来5年是香港开创新局面、实现新飞跃的关键期。在讲话的最后,他引用“愿将黄鹤翅,一借飞云空”,强调“一国两制”为香港插上腾飞的双翼。香港的命运同祖国的命运始终紧密相连,“一国两制”是香港的最大优势所在。

回归祖国25年来,香港虽然遭遇亚洲金融危机、非典疫情、国际金融危机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等各种危机和挑战,但“一国两制”不仅有效地应对和化解了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同时更是不断彰显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制度韧性。内地与香港经贸交流合作不断深化,水平不断提高,领域不断拓展。两地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香港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成为国内大循环的重要参与者和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促进者。事实证明,“一国两制”不仅保障香港的繁荣与稳定,更为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提供了保障,为香港探索发展新空间提供了更多可能。

我们坚信,有伟大祖国作为坚强后盾,有中央政府和内地人民的大力支持,有回归25年积累的丰富经验和坚实的发展基础,有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团结奋斗,“一国两制”在香港的成功实践一定能够再谱新篇章,香港一定能够再创新辉煌!


申请获取以下权限
需要获取您的用户头像、昵称,才能更好的体验园区各项数字化服务和在线支付